南都訊 南都記者從日前舉行的“2012全國科普活動周”上獲悉,2011年深圳的科普專項總投入僅926 .7萬元。這意味著按照常住人口超過1047萬計算,去年人均科普經費不足9毛錢。
科技創新“重硬輕軟”
根據相關部門公佈的數據,如果按照常住人口1047萬計算,深圳市本級財政人均科普經費約0 .88元。對比相鄰的城市如廣州、東莞等,深圳在科普上的投入可謂“少得可憐”。據統計,廣州2011年的科普專項投入達到4000多萬元,總人口數量不及深圳的東莞科普投入也超過了2000萬元,是深圳在科普投入上的兩倍。
而據統計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寧波、廈門、南京等城市,市本級財政科普專項投入與常住人口的比例都超過2:1,即人均科普經費大於2元。其中,北京市本級財政科普專項投入為8000萬元。“科技創新‘重硬輕軟’,基礎設施投入上捨得花錢,但是對於科普等軟實力上的投入較少,這是全國很多城市都存在的現象,深圳在這方面表現比較突出。”深圳市科協主席周路明表示,深圳科普經費人均水準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墊底。
周路明說,深圳多年來的自主創新之路的主體在於企業,政府的角色是營造好的創新環境。但是深圳往往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硬體設施、引進高端人才等方面,對於科普這種投入見效慢、要到下一代才能見成效的軟實力建設方面,思想意識上認識不足。反映在具體的工作上,就是科普投入少。
一半科普活動無法獲批
據深圳市科協方面介紹,經費的不足,深圳科普活動開展少,目前深圳科普活動僅限於針對青少年的科普,而針對成年人的科普活動,如“科技大篷車進社區”等無法進行。2011年,僅各科普基地申報的數百項活動中,就有一半無法獲批開展,其中經費緊張是主要原因。而深圳目前舉行的“自主創新大講堂”等品牌活動,也由於經費日趨緊張難以為繼,開展的次數越來越少。
周路明認為,深圳不僅要引進高端人才,更要學會從城市自身的隊伍中進行教育,通過舉辦各種活動,提升整個城市市民自身的素質。深圳作為全國首個創新試點城市,應樹立“大科普”的理念,致力於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。 |